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看_精品一区久久久_伊人久久综合_91精品视频一区

  • 歡迎訪問河北專接本網!本站為【傳愛專升本】旗下門戶網站,為廣大考生提供免費專升本政策與資訊,具體專升本考試信息以河北省教育考試院http://www.hebeea.edu.cn/ 為準。
  • 登錄 | 注冊
    服務時間
    9:00-24:00
    報考解答
    還在為報考流程
    報名條件發愁?
    微信掃碼添加
    發送【地區】+【年級】+【專業】

    (傳愛咨考專升本老師為你解答)

    學習交流
    掃碼加入考生交流群
    真題福利
    掃碼回復【真題資料】 即可獲取免費資料包~
    在線做題
    掃碼即可開始刷題
    商務合作
    聯系我們
    0311--89606760
    客服

    關注公眾號免費領真題

    隨時獲取升本資訊
    隨時獲取升本資訊
    關閉
    河北專接本 >考試大綱 > 專業課考試大綱 > 2021年河北專接本金融工程/金融學/經濟學/農林經濟管理聯考專業考試大綱

    2021年河北專接本金融工程/金融學/經濟學/農林經濟管理聯考專業考試大綱

    2021-02-23 11:07:08    來源:河北專接本    點擊:
      【導讀】河北專接本考試政策已經公布,近日好多同學都來問小編2021年河北專接本金融工程/金融學/經濟學/農林經濟管理聯考專業考試大綱,河北專接本網小編也整理了一下相關資料,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第一部分:金融學

      I.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要求

      金融學考試內容主要包括: 貨幣及貨幣制度、信用及利率、金融市場、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貨幣供求與貨幣政策、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以及國際金融等八個方面的知識內容。對各知識點的要求,主要分為了解、理解、掌握三個層次。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關知識,有初步認識。

      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關知識并加以解釋。

      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重點掌握有關知識并能熟練運用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 貨幣及貨幣制度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貨幣的概念、貨幣的本質與職能、貨幣制度及構成要素、金屬貨幣制度的演變形式及特點、信用貨幣制度的主要特征等知識的掌握。

      2. 信用及利率部分要求學生對信用的定義及特點;現代信用形式如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等現代信用形式的特點;利率的計算、決定和影響利率變化的因素與利率的經濟功能;對西方利率理論及商業票據、信用證等信用工具的概念的理解。

      3. 金融市場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金融市場的含義、金融市場的分類及主要功能;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工具的區別;掌握股票、債券的含義、特征及二者的區別;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各自構成及特征等知識的掌握;掌握票據貼現的計算。

      4. 商業銀行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商業銀行的性質與功能,掌握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等業務種類;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等知識的掌握。

      5. 中央銀行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對中央銀行的性質、職能的總體掌握,尤其是對中央銀行在履行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和銀行的銀行三大職能有全面的認知與掌握。

      6. 貨幣供求與貨幣政策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貨幣需求的定義,決定貨幣需求的主要因素;存款貨幣的創造機制,影響存款貨幣創造的制約因素、派生存款的計算;貨幣政策的目標、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定義及三大工具的優缺點;對費雪交易方程式、劍橋現金余額方程式、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及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等內容的理解,考查學生能夠結合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運用。

      7.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含義、成因、衡量標準等基礎知識;通貨膨脹的產出效應,同時對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影響及治理對策有所把握;考查學生如何運用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等基本理論知識培養分析、解決通貨膨脹及通貨緊縮的社會經濟效應以及中央銀行如何治理通貨膨脹或經濟下滑以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能力。

      8. 國際金融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匯率的標價方法;國際收支的定義與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構成項目;國際儲備的定義與構成等知識的掌握。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金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性試題占45%,能力性試題占55%。

      2.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考試題型包括七類題型:

      (1)名詞解釋(25分)

      (2)單選題(20分)

      (3)多選(10分)

      (4)判斷題(26分)

      (5)計算題(14分)

      (6)簡答題(40分)

      (7)論述題(15分)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一、 貨幣的起源與職能

      (一)貨幣的產生與發展形態

      1.貨幣起源于商品(了解)

      2.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理解)

      3.信用貨幣的含義(理解)

      信用貨幣是以信用為保證,通過信用程序發行,充當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憑證。

      (二)貨幣的職能

      1.貨幣的本質(掌握)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2.貨幣的職能(掌握)

      (1)價值尺度:貨幣在表現和衡量商品的價值時執行的職能。

      (2)流通手段:是貨幣的交換媒介功能,是貨幣在實現商品的價值時所執行的職能。

      (3)貯藏手段:是貨幣暫時退出流通過程,被人們當作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來時所執行的職能。

      (4)支付手段:經濟行為的發生與貨幣的支付在時間上的分離所引起的貨幣單方面運動。

      (5)世界貨幣:貨幣在國際交往中充當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購買手段和特定條件下的價值轉移工具。

      二、 貨幣制度

      (一)貨幣制度的含義(掌握)

      (二)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掌握)

      1.確定貨幣材料

      2.規定貨幣單位

      3.規定本位幣和輔幣的發行流通及償付能力

      4.準備金制度

      (三)貨幣制度的演變

      1.銀本位制度(理解)

      2.金銀復本位制度(理解)

      雙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則(掌握)

      3.金本位制度(掌握)

      4.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的主要特點(掌握)

      (四)國際貨幣制度類型(理解)

      三、 信用與信用工具

      (一)信用的產生與發展

      1.信用的定義(掌握)

      以償還和付息為特征的借貸行為,是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

      2.信用的產生與發展(了解)

      (二) 信用形式

      1.商業信用的定義與特點(掌握)

      商業信用是企業相互之間以延期付款和預付貨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2.銀行信用的定義與特點(掌握)

      銀行信用是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式向企業個人等提供的信用,是通過存款、貸款等業務而進行的信貸活動。

      3.國家信用的定義、特點、作用(理解)

      (1)國家信用指以國家或政府為債務人而從事的借貸活動。

      (2)作用:國家信用是彌補財政赤字的重要手段;是國家籌集建設資金、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是有效調節貨幣供

      應量、保證貨幣供求平衡的有力武器。

      4.消費信用的定義、形式(理解)

      消費信用是為滿足消費方面的貨幣需求而向消費者個人所提供的信用。

      5.國際信用的定義、方式 (理解)

      (三) 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含義和特征(掌握)

      (1)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是指以書面形式發行和流通、借以保證債權人或投資人權利的憑證,是資金供應者和需求者之間進行資金融通時,用來證明投資者權利的各種合法憑證。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資產,是金融市場上重要的交易對象。

      (2)特征:償還性、收益性、流動性、風險性。

      2.信用工具的種類(掌握)

      四、利率與匯率

      (一)單復利的計算(掌握)

      (二)利率的決定(掌握)

      1.社會平均利潤率 -–基本因素

      2.借貸資本的供求關系和競爭 –-直接因素

      3.社會再生產狀況

      4.通貨膨脹率與預期通貨膨脹率---重要因素

      5.國家經濟政策、法律、歷史等因素

      6.國際經濟因素,如匯率變動、國內外利率差異

      (三)利率的經濟功能(掌握)

      1.利率變動→調節資金供求--儲蓄(消費)→經濟運行

      如利率上升引起消費下降進而總需求下降引起一國總產出下降。

      2.利率變動→調節資金供求---投資→經濟運行

      如利率上升引起投資下降進而總需求下降不利于一國經濟增長。

      3.利率變動→外匯資金供求--國際收支→經濟運行

      當一國逆差嚴重時,本國可提高短期利率進而引起一國逆差下降進而消除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

      4.利率變動→物價→經濟運行

      (四)外匯與匯率

      1.外匯及其種類(掌握)

      2.匯率與匯率制度

      (1)匯率的標價方法(掌握)

      (2)匯率的種類(了解)

      3.匯率制度(了解)

      五、金融市場

      (一)金融市場概念(掌握)

      廣義的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求雙方運用各種金融工具進行資金融通、金融交易活動的市場。

      (二)金融市場分類(掌握)

      1.按照市場流通的金融工具期限的長短,金融市場可分為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2.按照交易的層次,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按照交易的范圍,可分為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

      3.按照交易的方式,可分為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及期權市場。

      4.依據交易對象的不同,將金融市場分為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本幣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

      (三)金融市場功能(掌握)

      金融市場發揮著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功能;提供多種金融工具并加速流動,使短期資金轉化為長期資金的功能;提供經濟金融體系競爭性和效率的功能;引導資金流向(調節功能和反映功能)。調節功能是指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具有調節作用。反映功能是指金融市場是國民經濟的信號系統,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和“氣象臺”。

      六、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基金市場、外匯和黃金市場

      (一)貨幣市場

      1.貨幣市場定義與基本特征(掌握)

      2.貨幣市場的功能(理解)

      3.貨幣市場結構(掌握)

      (1)同業拆借市場的定義與特點(掌握)

      (2)商業票據的定義與票據貼現的計算(掌握)

      貼現利息=票面金額×貼現利率(年)×票據剩余期限(月)÷12

      實付貼現額=票面金額-貼現利息

      4.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定義(掌握)

      (二)資本市場

      1.資本市場的概念及特點(掌握)

      2.證券發行市場的特征及功能(了解)

      3.證券流通市場的功能(了解)

      (三)基金市場

      1.基金的概念(掌握)

      是指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

      2. 基金的分類(了解)

      (四)外匯市場的含義與功能(了解)

      (五)黃金市場(了解)

      (六)保險市場(了解)

      七、金融機構體系

      (一) 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

      1.金融機構體系概述(了解)

      2.銀行性金融機構(理解)

      (二)政策性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了解)

      (三)金融監管的原則(理解)

      (四)國際金融機構體系(了解)

      1.國際金融機構體系概述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3.世界銀行集團

      4.區域性國際金融機構

      5.國際清算銀行與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八、商業銀行

      (一)商業銀行的產生與發展(了解)

      (二)商業銀行的性質與職能(掌握)

      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務;信用創造;調節經濟。

      (三)商業銀行制度及其構成(理解)

      (四)商業銀行的業務

      1.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含義(掌握)

      2.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的種類(掌握)

      存款、借入款業務、資本金。

      3.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掌握)

      貸款、現金類資產、證券投資類、固定資產。

      貸款的分類(掌握)

      4.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

      中間業務的含義與種類(掌握)

      (1)中間業務是商業銀行不需要運用自己的資金而代理客戶承辦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項,并據以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2)中間業務的種類

      包括匯兌業務、結算業務、信用證業務、代理業務、信托業務、銀行卡業務、咨詢業務等。

      (五) 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

      1.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掌握)

      2.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原則及關系(掌握)

      (1)安全性原則

      (2)流動性原則

      (3)盈利性原則

      3.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的演變(了解)

      九、 中央銀行

      (一)中央銀行產生的必要性(掌握)

      1.統一貨幣發行的需要

      2.商業銀行最后貸款人的需要

      3.統一進行票據交換與資金清算的需要

      4.強化金融管理的需要

      (二)中央銀行的類型(理解)

      (三)中央銀行的性質與職能(掌握)

      1.中央銀行是“發行的銀行”

      2.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

      3.中央銀行是“政府的銀行”

      (四)中央銀行的業務

      1.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掌握)

      (1)再貸款業務、再貼現業務

      (2)證券買賣業務

      (3)金銀外匯儲備業務

      2.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掌握)

      (1)貨幣發行業務

      (2)資本業務

      (3)集中存款準備金業務

      (4)其他業務

      3.中央銀行的表外業務(了解)

      十、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

      (一)貨幣層次的劃分(理解)

      1.貨幣供給量的定義(掌握)

      2.貨幣層次劃分的依據---流動性(掌握)

      狹義貨幣即流通中的現金與活期存款的總和。

      3.中國貨幣層次的劃分(了解)

      (二)中央銀行貨幣供給(掌握)

      1.基礎貨幣(高能貨幣)的定義(掌握)

      基礎貨幣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集中于央行的準備金的總和。包括銀行體系的法定準備金、超額準備金、庫存現金及社會公眾持有的現金四部分。

      基礎貨幣=流通中通貨+商業銀行準備金

      2. 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的控制(掌握)

      (三)商業銀行信用創造

      1.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條件(掌握)

      2.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過程與計算(掌握)

      存款總額=原始存款×派生倍數

      派生倍數即:K=1÷(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超額存款準備金率+現金漏損率)

      或公式代碼表示:K=1÷(r+e+c)

      派生存款的計算公式=存款總額-原始存款

      (四)貨幣需求

      1.貨幣需求(掌握)

      貨幣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人們把貨幣作為一種金融資產而持有的行為。

      貨幣需求量: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各部門(包括政府、企業和家庭個人)在既定的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下需要貨

      幣數量的總和。

      2.貨幣需求的影響因素(理解)

      (1)收入狀況,分為收入水平與時間間隔(正相關)。

      (2)信用發達的程度:與貨幣需求量呈負相關關系。

      (3)市場利率:正常情況下,與貨幣需求量成負相關關系。

      (4)消費傾向:與貨幣需求量呈同方向變動關系。

      (5)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

      (6)人們的資產選擇:保值、生利、心理偏好。

      3.貨幣需求理論(理解)

      (1)古典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理解)

      (2)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掌握)

      貨幣需求的動機有三個: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其中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所需的貨幣是收入的遞增函數;投機動機所需的貨幣是利率的遞減函數。

      (3)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觀點(了解)

      十一、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一)通貨膨脹的定義及其衡量指標(掌握)

      1.消費者物價指數

      2.批發物價指數

      3.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

      (二)通貨膨脹的成因(掌握)

      (三)通貨膨脹的效應(理解)

      1.對產出的影響:主要研究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問題。

      促進論:通貨膨脹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具有正的產出效應。

      促退論:認為通貨膨脹會損害經濟增長的理論。

      中性論:是一種認為通貨膨脹對經濟增長即無正效應也無負效應的理論。

      2.對就業的影響

      3.對財富和收入分配的影響

      在物價總水平上漲時,有些人的實際收入水平會下降,有些人的實際收入水平會上升,這種由物價上漲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貨膨脹的收入分配效應。

      (四)通貨膨脹的治理(掌握)

      1.宏觀緊縮政策

      貨幣緊縮政策:抽緊銀根。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提高再貼現利率;出售有價證券;提高利率;道義勸告等。財政緊縮政策: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

      2.實行收入—物價政策

      確定“工資—價格指導線”。

      管制或凍結工資和物價等。

      指數化方案。

      3.增加有效供應政策

      4.改善國際收支情況

      5.實行幣制改革

      (五)通貨緊縮

      1.通貨緊縮的定義及其成因(掌握)

      2.通貨緊縮的效應與治理(掌握)

      治理對策:

      (1)擴張性的政策

      (2)結構性經濟調整

      (3)擴大投資、消費需求

      (4)適度的市場干預

      (5)改善國際貿易,積極擴大出口

      十二、 貨幣政策

      (一)貨幣政策的含義及其內容(掌握)

      1.狹義的貨幣政策是指一國中央銀行為實現宏觀經濟目標所采取的控制貨幣供給量、調節利率等變量的一系列方針、措施的總稱。

      2.貨幣政策的內容:貨幣政策目標體系;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的效用。

      (二)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最終目標)(掌握)

      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

      (三)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掌握)

      1.選擇條件:可測性、可控性、相關性(掌握)

      2.主要中介目標:基礎貨幣、超額準備金、貨幣供應量(掌握)

      (四)貨幣政策工具

      1.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三種工具的定義、優缺點)(掌握)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經常使用且能對整個經濟運行發生影響的措施和手段。

      (1)法定存款準備金政策:又叫做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指中央銀行依法規定和調整商業銀行交存中央銀行存款的比例及相關政策,以控制商業銀行的信貸能力,改變貨幣乘數,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和宏觀經濟的行為。

      (2)再貼現政策:再貼現是商業銀行以未到期的對企業貼現的合格票據再向中央銀行貼現,以取得中央銀行融資支持的行為。

      (3)公開市場業務:指貨幣當局在金融市場上出售或購買國家債券,特別是短期國庫券以影響基礎貨幣的活動。

      2.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理解)

      3.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了解)

      (五) 貨幣政策的效用

      1.緊縮性貨幣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理解)

      2.貨幣政策的時滯(了解)

      十三、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

      (一)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含義(掌握)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四大項目: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儲備資產項目、凈誤差和遺漏項目。(掌握)

      (二)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與調節(理解)

      (三)國際儲備

      1.國際儲備的含義與構成(掌握)

      2.國際儲備的供求(了解)

      3.國際儲備的管理 (了解)

      十四、金融創新與金融發展

      (一)金融創新的內容(理解)

      (二)金融抑制與金融深化(了解)

      (三)金融自由化與金融危機(了解)

      第二部分:證券投資

      Ⅰ.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總要求

      證券投資是投資學接本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課程。參加證券投資考試的考生應理解或了解《證券投資》中證券投資要素(證券投資主體、證券投資客體和證券中介機構)、證券市場(證券發行市場、證券流通市場和證券市場監管)、證券交易程序(現貨交易、信用交易、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證券投資的收益與風險、證券投資分析(證券投資價值分析、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分類;掌握或學會運用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論;注意各部分知識的結構及知識的內在聯系;能將各部分知識結合運用,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分析相結合。

      證券投資考試從兩個層次上對考生進行測試,較高層次的要求為“理解”和“掌握”,較低層次為“了解”和“會”,“理解”和“了解”是對概念與理論的要求,“掌握”和“會”是對方法、運算能力及應用能力的要求。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

      試卷包括單選題、多選題、辨析題、簡答題、計算題和論述題。單選題是四選一型的單項選擇題;多選題是不定項選擇題,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辨析題要求判斷對錯并簡述理由;簡答題、論述題要明確寫出要點;計算題要寫出計算步驟。

      (1)單選題(30分)

      (2)多選題(15分)

      (3)辨析題(30分)

      (4)簡答題(40分)

      (5)計算題(15分)

      (6)論述題(20分)

      Ⅱ 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證券投資要素

      1、知識范圍:證券投資主體的構成,股票、債券、基金的概念、特征、類型、參與人,證券中介機構的構成及主要業務。

      2、考核要求:

      (1)了解證券投資主體的構成、證券中介機構的業務。

      (2)理解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區別、證券中介機構的構成。

      (3)掌握股票、債券、基金的特征、類型及主要類型之間的區別。

      二、證券市場的運行與管理

      1、知識范圍:證券發行市場的定義、結構、特征、分類,股票發行的目的、類型、發行價格及我國的股票發行方式,債券發行目的、條件、發行方式、償還方式,證券交易所的特征、組織形式、上市制度、運行系統、交易規則和交易原則、功能,場外交易市場的特征、組織形式、交易對象、功能,證券市場監管的意義、原則、目標、手段、監管體系以及監管內容,證券市場自律機構的構成。

      2、考核要求:

      (1)了解證券發行、證券流通的概念、構成和證券監管的概念,股票和債券發行的目的,證券交易所市場的特征及設立條件,證券上市制度及證券交易所的運行系統,證券交易所的主要功能。

      (2)理解證券發行市場與流通市場的關系,證券發行市場、證券流通市場的功能,證券發行方式、股票發行價格,債券發行的條件,證券交易所的兩種組織形式,場外交易市場的組織形式,證券市場的監管體系。

      (3)掌握股票發行方式、發行定價方式,債券的發行方式和償還方式,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原則和交易規則,場外交易市場的特征,場外交易市場的監管原則、監管目標、監管重點,證券自律機構的構成。

      三、證券交易程序和方式

      1、知識范圍:證券現貨交易程序,現貨交易方式,保證金信用交易方式,期貨交易概述,期貨交易品種,期貨交易機制,期貨交易功能,期權交易概述,期權交易的盈虧分析。

      考核要求:

      (1)了解開戶的必要性、證券賬戶的主要內容,證券結算方式,登記過戶的辦法及必要性,現貨交易、保證金信用交易的概念、形式及盈虧分析,期貨交易的品種、交易功能,期權交易制度。

      (2)理解委托方式、內容及委托指令,競價成交中的價格形成方式,證券結算制度,信用交易的保證金,保證金買空和保證金賣空的交易過程,期貨交易的交易機制,期權交易概念,期權交易的盈虧分析。

      (3)掌握開戶的賬戶內容,委托價格類型,競價成交的規則,期貨交易的特征,期貨交易的套期保值功能,期權交易的類型,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的區別。

      四、證券投資的收益和風險

      1、知識范圍:債券投資收益,股票投資收益,證券投資風險。

      2、考核要求:

      (1)了解債券投資的收益來源,股票投資的收益來源及投資收益率的計算。

      (2)理解影響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資產組合收益率的計算。

      (3)掌握債券收益率的計算,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的含義及類型。

      五、證券投資對象分析

      1、知識范圍:債券的投資分析,債券價格分析,債券的信用評級,股票的理論價格,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股價平均數和股價指數,股票價格的修正,權證,可轉換證券。

      2、考核要求:

      (1)了解債券的投資分析、信用評級,股價指數的編制,權證的含義及價值計算可轉換證券的意義。

      (2)理解債券的價格決定及計算,股票股利貼現法估值的計算,市盈率法和市凈率法的計算,權證的要素,權證價值的影響因素,可轉換證券的轉換條件。

      (3)掌握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修正股票價格的計算,權證的類型,可轉換證券的特點,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值、理論價值的計算。

      六、證券投資基本分析

      1、知識范圍:信息的內容及來源,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公司分析,公司的主要財務報表,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財務比率分析。

      2、考核要求:

      (1)了解信息的內容及來源,宏觀分析的主要內容,公司的財務報表,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

      (2)理解行業的經濟結構分析、經濟周期與行業分析、行業的生命周期分析,投資行業的選擇,公司的競爭地位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經營管理能力分析。

      (3)掌握貨幣財政政策、通脹對股價的影響,影響行業興衰的主要因素,主要財務指標計算分析。

      七、證券投資技術分析

      1、知識范圍:技術分析概述,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形態理論,K線、支撐線、壓力線、趨勢線,股價移動平均線、乖離率、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量價關系指標、能量潮、相對強弱指標、騰落指標、漲跌比率、超買超賣指標、心理線、威廉指標、隨機指標、人氣指標、買賣意愿指標、中間意愿指標。

      2、考核要求:

      (1)了解技術分析的含義及目的,圖形分析的含義,K線的繪制及形態,反轉形態和整理形態的含義,移動平均線的繪制、意義及種類。

      (2)理解道氏理論、波浪理論的主要內容,支撐線、壓力線、趨勢線的含義及分析,缺口的判斷及應用,BIAS指標、MACD指標、OBV指標、RSI指標、ADL指標、ADR指標、W%R指標、KDJ指標、OBOS指標、PSY指標的計算公式。

      (3)掌握技術分析的假設和要素,陰線、陽線的判斷,趨勢線的繪制,趨勢線被突破的涵義,缺口的含義及類型,反轉形態和整理形態的類型,移動平均線的應用法則, BIAS指標、MACD指標、OBV指標、RSI指標、ADL指標、ADR指標、W%R指標、KDJ指標、OBOS指標、PSY指標的應用法則。

      學習從來都沒有一蹴而就,餡餅不會掉在你的身上,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所以千萬不要抱有這種僥幸心理。

      關注河北專接本網,您就能獲取到河北專接本資訊、專升本政策、考試大綱、復習備考、河北專接本常見問題等,如還有不懂可掃碼左側二維碼加入河北專接本考試交流群和老師同學一起交流,敬請關注我們吧!

    河北專接本尾部圖片
    河北專接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ziweibbs.com/show-1360-2618-1.html

    2024年河北專升本便捷服務

    · 溫馨提示:由于專升本考試機會一年
    僅此一次,建議廣大在校生提前備考。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眾號

    河北專接本微信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河北專接本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專接本政策、資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試題題庫、咨詢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福安市| 固镇县| 久治县| 湘乡市| 晴隆县| 宿松县| 将乐县| 新建县| 涡阳县| 安溪县| 同心县| 汉沽区| 宁都县| 临高县| 清苑县| 建昌县| 衡阳县| 海兴县| 岳阳县| 平谷区| 金山区| 文水县| 长寿区| 友谊县| 宝兴县| 汪清县| 乐都县| 灌南县| 南平市| 沭阳县| 乐都县| 静安区| 肃宁县| 长葛市| 瑞昌市| 巴南区| 博爱县| 天津市| 高邮市|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