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要求
表演課程是高等藝術院校培養戲劇、影視演員的專業必修課程。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及時代的發展,各門類藝術都在迅猛的變化中發展生存,表演也不例外,尤其是人文科學系統中的戲劇藝術,想在社會大環境中生存壯大,必須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同時,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觀眾的精神需要、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作為培養專業演員的藝術院校,在演員的培養方面順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步伐,為藝術市場輸送有競爭實力、有永久創造力、高素質的表演藝術人才,是表演藝術教育的天職。
表演考試是為招收藝術類表演專業專科接本科學生而實施的入學考試。需要指出說明的是,表演專業的專接本考試不同于普通高校表演專業招生考試,對于考生的內、外部素質的考查要求更高一些。基礎理論考核參照教育部對該課程的教學要求進行,表演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理論性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指導實踐。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采用筆試的考核方式,全卷滿分為120分,考試時間為90鐘。試卷包括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四個題型。其中,填空題分值為20分,名詞解釋為30分,簡答題為40分,論述題為30分。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一、戲劇表演藝術的定義及創作任務
(一)知識范圍
戲劇;戲劇藝術的四要素;戲劇藝術的藝術特點;戲劇藝術的創作任務。
(二)考核要求
1.了解戲劇的基本概念;
2.理解構成戲劇藝術的四要素及其之間的關系;
3.能夠理解戲劇藝術的存在形態及其藝術特點;
4.了解戲劇藝術的創作任務。
二、演員的總體素質及創作素質
(一)知識范圍
演員的總體素質;演員創作的源泉來源;演員的創作素質;“七力”、“四感”。
(二)考核要求
1.了解演員的總體素質包含哪些方面;
2.能夠正確的理解和認識演員的創作源泉來源于生活(直接生活與間接生活);
3.了解演員需要具備的創作素質;
4.能夠正確的理解“七力”“四感”的概念。
三、體驗與體現的統一
(一)知識范圍
“表現派”及其代表特點、代表人物;“體驗派”及其代表特點、代表人物;體驗與體現二者的關系;演員與角色之間的關系。
(二)考核要求
1.分別了解“表現派”、“體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論觀點;
2.了解演員與角色之間的關系;
3.能夠正確的理解體驗與體現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4.正確認識“兩個自我”:即第一自我(演員)與第二自我(角色)
四、行動與規定情境、交流與適應
(一)知識范圍
行動及行動三要素;規定情境;行動與規定情境之間的關系;潛臺詞與內心獨白;“行動的鏈條”;交流的形式。
(二)考核要求
1.了解行動與規定情境的概念及其二者之間的聯系;
2.能夠正確的理解潛臺詞、內心獨白的概念;
3.理解“行動的鏈條”是什么;
4.能夠理解交流存在的四種形式
五、分析劇本與角色
(一)知識范圍
劇本與角色的分析內容;分析劇本與角色的重要意義和目的;貫串行動與最高任務;劇本的貫串行動與最高任務。
(二)考核要求
1.能夠了解劇本與角色分析的內容是什么;
2.能夠正確認識分析劇本與角色的重要意義和目的;
3.能夠分別理解劇本與角色的貫串行動與最高任務。
第二部分:面試
一、內容概述與總要求
(一)聲樂
考試從歌曲演唱的音準、節奏、歌唱的表現力、舞臺的實踐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考察。了解學生是否掌握基礎聲樂理論知識,從音色、音準節奏等方面挖掘學生潛在的歌唱能力。聲樂是表演課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對學生的氣息訓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跟表演中的臺詞、形體等課程緊密銜接,歌唱的呼吸及發聲位置與歌詞、臺詞的真正結合。也通過聲樂課程,使學生了解基本聲樂理論知識和發聲技能,掌握氣、聲、字的統一,提高學生的聲音表現力及歌曲演唱能力,為培養具有高素質、發展全面的表演專業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臺詞
臺詞考試是為招收藝術類表演專業專科接本科學生而實施的入學考試。為了體現上述各專業類別的不同,表演專業專科接本科的臺詞考試內容為:自選文學作品朗誦、人物獨白。目的是考察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表現能力即聲音條件、理解力、表現力、感受力等。參加臺詞考試的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嗓音條件,掌握標準的普通話發音,以及基本的發聲方法,吐字清晰、圓潤,打遠,語句表達流暢。能夠在自選的朗誦作品上,運用基本的藝術語言內外部技巧,在理解的基礎上,刻畫及豐富作品的內容(或人物性格)、內涵,朗誦時情緒飽滿, 聲情并茂。
(三)形體
形體考試是為招收藝術類表演專業專科接本科學生而實施的入學考試。考試內容為:測試學生通過各動作組合的展示,來考察其是否能夠充分解放四肢,在形體組合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反應能力以及適應能力,其肢體表演是否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考核內容可以是古典舞、民族民間舞、現代舞、街舞、健美操、拳術等。 要求學生規范完成各組合,注意每一個組合的要求和要領,動作到位、節奏清晰,并有一定的肢體表現力。
(四)表演
表演專業的專接本考試不同于普通高校表演專業招生考試,對于考生的內、外部素質的考查要求更高一些。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條件(如身高、五官、體型),是否具備演員的基本素質(如感受力、想象力、表現力等),能夠在規定情境下展開舞臺行動,初步具有刻畫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
(一)聲樂考試采用考生現場演唱的形式,考試時間為3分鐘。
(二)臺詞考試采用考生單人作品現場朗誦的考試形式,考試時間為每個學生3-5分鐘。
(三)形體考試采用考生單人形體作品現場面試的考試形式,考試時間為每個學生3-5分鐘。
(四)表演考試,考生隨機抽取試題,根據試題編演即興小品。(注:集體小品控制在5分鐘以內;雙人或單人小品時間控制在 3 分鐘以內)。
三、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一)聲樂
1.正確運用呼吸、腔體、及聲樂技巧,能夠準確掌握作品風格。
2.能夠準確流暢的演唱作品,在咬字、音準、節奏、技巧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有良好的臺風。
3.能夠完整完成所演唱作品,在情感和音樂的表達上也能夠連貫的完成。
(二)臺詞
咬字清晰,字音準確,聲音洪亮、達遠;語言流暢生動,節奏鮮明,能夠把握作品的主題,意會清楚、準確,感情真摯,表達自然。
(三)形體
動作規范,能夠完整完成各組合,能夠準確把握音樂的節奏感,有豐富的肢體表現力。
(四)表演
考察學生能夠建立真實的人物關系,在相互行動中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是怎樣解決的。要求有簡單的規定情境,并能很快地適應不斷變化的規定情境,并不斷變化感覺。考生在表演中應按照生活邏輯展開藝術想象完成考試題目。
四、評分標準
滿分為 120 分,其中聲樂20分,臺詞40分,形體20分,表演40分。
(一)聲樂(20 分)
1.優秀:舞臺形象、舞臺表現非常好,作品處理細膩,整體表現完整、出色,情感表達好,作品難度較大,音域較寬,音樂的掌控能力好。(16-20 分)
2.良好:舞臺表現良好,能夠完整作品,有一定的音樂處理和情感表達,作品難度適中,有基本的演唱技巧。(12-15 分)
3.中等:舞臺表現一般,能夠完整完成作品,基本完成作品的技巧處理(音準、節奏、基本技術等),作品難度一般,有音樂處理和情感的表達,但表現一般。(10-12 分)
4.差:舞臺表現差,不能夠完整完成作品。有重大失誤出現(音準、節奏、基本技術等方面)。幾乎沒有音樂處理和情感表達。(10 分以下)
(二)臺詞(40 分)
1.優秀:脫稿,普通話純正,吐字清楚,字音準確,意會清晰,把握節奏準確,能夠深入的理解所表達的作品,并能很好的體現。(35-40 分)
2.良好:能脫稿,字音準確,聲情并茂,重音、咬字有些問題,但語言基本流暢。(30-35分)
3.中等:對作品不能深入理解,或對作品把握較為被動者,但能脫稿并基本能夠用普通話朗誦稿件,且語言錯誤不超過三處。(20-30 分)
4.差:對于不能背誦所選的朗誦作品,且無任何理解與表現。(20分以下)
(三)形體(20 分)
1.優秀:動作規范,能夠完整完成各組合,能夠準確把握音樂的節奏感,有豐富的肢體表現力。(16-20 分)
2.良好:動作較為規范,基本完成組合,節奏把握較為準確,有一定的肢體表現力。
(12-15 分)
3.中等:動作基本規范,尚能完成各形體組合,節奏把握較為準確,肢體表現力一般。
(10-12 分)
5.差:動作不規范,無法完成組合,節奏不準確,欠缺表現力。(10 分以下)
(四)表演(40 分)
1.目測考察要素:五官、身材、形象、氣質。要求身材勻稱、比例協調,五官端正(對極個別可做特型演員培養,可靈活掌握),氣質較好,大方得體。(10 分)
2.審題準確:對小品的立題風格、形式理解準確,能鮮明表達主題并有創意。(10分)
3.表演狀態松弛、靈活,能夠在規定情境下組織舞臺行動,理解和感受能力強。(10分)
4.具有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感較強。(10 分)

河北專接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